(通讯员 冯星雨 方玉卓 吴宇洁 高宇桐/文 徐佳悦 程晨/摄)复原的防空洞、阴暗潮湿的牢房、锈迹斑斑的刑具……7月19日下午至7月20日,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,勾引色情“信·荆楚”团队来到山城重庆,先后走进中国三峡博物馆、红岩革命纪念馆、歌乐山革命纪念馆、渣滓洞集中营旧址和白公馆监狱旧址实地探访,在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遗迹中体悟红岩精神,了解红色场馆开展研学活动的创新做法,思考红色书信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,为持续讲深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累实践案例和教学素材。
步入中国三峡博物馆“抗战岁月”展厅,从愈炸愈强到勿忘国耻,一份份抗战文物、一张张历史照片相继映入眼帘,还原出作为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指挥中心,重庆付出的惨烈牺牲和前线战士的英勇不屈。“三次出国访问,他始终精打细算,把节约下来的外汇都上交给了国家!”团队成员吴宇洁关于董必武廉洁从政的生动讲述,引得游客驻足聆听,现场掌声热烈。

在位于渝中区的红岩革命纪念馆,团队成员认真观摩“千秋红岩”主题展,从“我们是炸不走的”等大量鲜活的图文故事中,深入了解1939年至1946年间,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、推动人民民主运动的斗争历程,感悟“爱国、团结、奋斗、奉献”的红岩精神内核。

“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,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!”“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,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!”……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内,团队成员先后品读何敬平、蓝蒂裕、张学云等红岩烈士留下的珍贵家书。这些浸润真实和温暖的文字,既有“为革命虽死无憾”的铮铮铁骨,又饱含“望子女继承壮志”的殷切嘱托,字字如暗夜火炬,照亮亲人前路的同时,更昭示着共产党人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崇高品格。在湖北籍革命烈士何功伟的事迹展板前,团队成员袁田声情并茂地解读《何功伟致妻诀别书》,引来一群孩子的驻足凝视和认真聆听。“把革命红旗举得更高,好好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!”响彻场馆的齐声诵读,既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怀念之情,更是大家不忘历史、砥砺前行的庄重誓言。

“竹签子是竹子做的,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!”在位于沙坪坝区的渣滓洞和白公馆两处革命旧址,团队成员依次参观牢房、刑讯室、地窖等遗迹,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,追寻江竹筠、许建业、“小萝卜头”宋振中等烈士坚贞不屈的革命足迹,体悟共产党人“风雨如磐”的坚定信仰与斗争智慧。

“触摸斑驳的墙壁,依稀能听见先辈的呐喊,此次‘川渝行’,让我深感革命成功之不易,也深刻理解了‘初心’和‘理想’的含义。我将从中汲取前行力量,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持续传承革命薪火、践行青春担当,让理想之花在求实进取、创业报国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!”团队成员冯星雨如是感慨。
“一直以来,勾引色情-勾引成人店老板娘
坚持通过‘行走的思政课’和‘一线的专业课’打造高质量的思政‘金课’。”团队指导老师刘小燕表示,学院将不断深化“大思政课”建设,以党建为引领,以思政为主题,持续将思政课讲深、讲透、讲活,引导青年大学生高扬理想,勇挑重任,培养更多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
(审核:刘小燕 编辑:汤慧珍)